中国石化集团曹湘洪院士一行来我公司考察调研

2020年6月3日上午,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资深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亢万忠,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石化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秦统福等领导一行来到公司,开展考察调研活动。公司总裁李永旺,常务总裁杨勇,总工程师、副总裁曹立仁,副总裁唐益民等领导及相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方面的负责人接待并参加了座谈会。



曹院士一行在杨勇常务总裁等人员的陪同下,首先重点参观了表面科学国际实验室、过程技术实验室、科技研发表征分析平台、评价平台、转化平台等,并在临境式三维仿真平台观看了对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的工程模拟仿真演示。曹院士一行对煤基合成油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研发十分重视和关心,参观过程中,每到一处均认真听取杨勇常务总裁和科研人员对相关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重要结果的介绍,并仔细询问相关技术难题的解决和大型仪器各项功能的使用情况。



在之后的座谈会上,李永旺总裁首先感谢曹院士多年来对煤基合成油技术创新研发和对中科合成油公司工作给予的指导、支持和关心,并对曹院士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接着,常务总裁杨勇做了题为“国家创新平台 体制、机制探索平台”的报告,从技术的创新体系、研发进展、创新历程、创新进展及可持续的技术研发等五个方面向曹院士一行进行了汇报,指出基础前沿探索是科技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强调中科合成油将持续且不遗余力地积极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研究平台、建设国际化的能源催化研究平台、开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 切实实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公司唐益民总经理做了“煤制油气产业工程转化实施与发展”的专项汇报,从体系、能力、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全方位介绍了中科合成油这支专注于煤制油气领域集研发、工程、生产、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专业队伍。同时指出,经过十多年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中科合成油在保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不断积极探索发展,努力创建煤制油气技术产业化工程转化平台,致力于打造出一支含碳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产业的研发型专业工程力量,立志成为煤制油气领域工程标准的制定者和引领者。此外,中科合成油始终紧随行业发展脚步,积极与国际工程标准接轨,从数字化建设着手,通过数字化交付、三维可视、仿真模拟等手段,先行先试,不断求索,向建设现代化煤化工智能工厂的方向而努力,立志打造煤制油气工程领域的行业标杆。随后,工程公司张立副总经理简要介绍了榆林煤制清洁燃料产业化技术升级示范基地项目当前的总体进展以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安排。



紧接着,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温晓东做了题为“数据及智能化布局”的汇报,从数据体系与科学仪器开发及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科研汇报。首先介绍了公司在科学院体系下,摸索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示范的技术创新体系,秉持基础前沿探索是科技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走向精确的能源催化及能源材料的设计,对接应用及开发,打造最丰富的煤化工及石油化工数据库。通过开放的、汇集全球智慧的能源转化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数据体系在煤、重油、生物质等含碳资源高效转化过程中的应用,以全面提升我国的清洁能源产业水平。同时就基础研究工作规划和思路、研究团队组建、软硬件建立及后续研究工作部署等方面向曹院士作了汇报,并重点介绍了铁基催化剂设计基础和智能预测平台的开发工作。


表面科学国际实验室周雄博士做了题为“碳化铁表面碳氢链生长机理研究”的报告,重点汇报了中科表面科学实验室在费托合成核心步骤碳链生长机理方面的重大进展。碳链生长,包含碳链的引发、增长和终止,这些是费托合成研究中非常重要而又充满争议的课题。很多的反应机理相继被提出,然而却尚未从单分子尺度得以证实。如今,实验室首次制备了原子级平整的条带状碳化铁表面,并原位观察到乙烯气氛下碳链在该表面的实空间实时生长过程,这为碳链的生长研究提供了直观的单分子尺度的反应动态图像。通过结合低温表征技术,碳链引发的活性位点确认位于条带结构边界位点,碳链的增长遵循单体插入机理,碳链的终止受到衬底和碳链相互作用的调制,从而使得碳链的长度分布明显偏离常见的asf分布,而收窄在c20附近很小的范围。该研究将为揭示费托合成中碳化铁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反应过程以及提高产物选择性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表面科学国际实验室曹直研究员做了题为“基于煤制油技术路线的高值化学品开发”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合成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构成、经费来源及在基础研究和技术转化方向短期与长期的目标。合成实验室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进展,多篇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jacs、angewandte等学术期刊上,在催化剂的理性设计、表界面精准调控以及催化剂反应机制等研究方向积累了重要的科学基础。曹直研究员还重点介绍了中高碳数α-烯烃的高值化转化利用思路,针对α-烯烃潜在的市场价值,拟计划将其通过氢甲酰化反应、环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技术路线进一步转化成为通用级的高附加值化学品以及精细化学品。此外,介于氟化学在医学成像、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简单介绍了利用该技术合成制备超高附加值药物中间体的一些前期基础研究进展。


曹湘洪院士认真听取了相关报告,期间详细询问了有关焦油处理方式、原位表征方法、费托合成反应过程位置等专业问题,表示对催化剂研究、高端化学品研发、氟化学前沿科技等方面的报告印象深刻,进一步扩充了其知识面及数据储存量。他谈到中科合成油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下,走出了一条科技体系创新之路,使得煤制油技术在国内开花结果,创造的社会效益值得肯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之际做出过重要指示,说明合成油团队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及关注。同时他指出含碳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是很重要的技术路线,也是减少co2排放最有效的途径。中科合成油同时拥有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三个研究开发新技术的重要环节,希望合成油团队能更好地将这三个环节结合起来,加强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研发,拓深工程化研究,优化煤制油工艺过程开发,提高煤制油的转化效率,争取在油气联产方面做出新的成绩,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行政事务部 郝晶晶)


网站地图